首都機場的安全管理工作存在點多、面廣、量大的特點,目前一線的安全巡查大多仍采取人工檢測、人工控制的方式,缺乏系統級科技化支持,大量的工作臺賬缺乏統一規劃,且幾乎完全依賴手工記錄,工作方式粗放、后期統計困難、管理難度和成本較高;此外,后臺安全管理人員對一線人員履職情況及工作質量的管控能力有限,缺乏對安全運行態勢的宏觀數據獲取及管理決策支持。
隨著首都機場安全網格化責任的劃分完成,各部門已經根據網格化成果結合自身業務特點建立了多套應用系統,但系統串聯度較低,智能化水平參差不齊,亟需建立一套首都機場范圍內的巡查管理系統推動網格化成果落地,同時助力各部門業務精細化管理,而提高問題處置效率,提升安全管理能力。
痛點一:巡查工作信息化不全面:還存在紙質檢查單,檢查結構難以及時統計和分析應用;難以實時監控巡查人員的現場作業情況;難以監控巡查人員到點到時到人情況。
痛點二:巡查管理不精細:部門間協同成本較高,各自為政的情況較為普遍;難以做到安全無死角;難以做到工作的無縫銜接;難以實現工作清單的規范化。
痛點三:安全狀態獲取不及時:存在紙質檢查單更新不及時、檢查結果上報不及時的情況;檢查過程難以追蹤還原。
巡查管理工作是機場安全生產的監督執行環節,基于GPS/Beacon定位、電子地圖、手持終端、無線通信、移動互聯和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依托大數據、專家知識庫賦能創新智慧巡查工作,整合機場巡查表單臺站、關鍵設施設備安全巡查業務,搭建PC/PAD/手機多終端形式的巡查安全體系,成為智慧機場數據收集的觸手。
1、GIS地圖可視化:可直觀展示巡查任務分布、監控巡查問題處置、實現巡查到時到點到人全流程閉環管理。
2、安全動態監控與持續評估:對每個網格內的巡查任務執行情況進行實時監控,對網格安全文件進行比較分析,驗證監管執行有效性。
3、安全管理資源的智能調度:安全風險評估分析驅動日常巡查任務自動化調度,對重點區域、多發性風險加強巡查,從而優化巡查資源分配實現巡查人員位置實時掌控和巡查任務完成情況的實時監管。
4、安全管理資源的優化利用:結合主要風險位置分布進行巡查路徑優化,提高巡查效率。對多種業務的巡查軌跡進行統計分析,提出整合巡查資源建議。
1、助力機場實現安全風險狀態的實時監控:通過巡查管理系統可以及時將發現的問題反饋給機場安全監測系統,管理人員可實時查看巡查發現的問題和任務閉環情況,掌握機場安全管理動態。
2、提升工作效能優化資源配置:系統上線以來,將首都機場原先近2000余份紙質巡查檢查單全部實現電子化,通過對運行軌跡和巡查內容的跟蹤優化,目前巡查單已調整優化至850余份。